(一) “这本书的基本缺点,是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不承认社会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承认他们国内还有阶级斗争,还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不敢像我们这样大讲阶级斗争,大讲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印,第800页。以下引此书只注页码) 毛泽东的这一批评,“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顺”。 40多年过去,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苏联之所以在1991年“轻易地自取灭亡”(前美国驻苏大使马特洛克:《苏联解体亲历记》),其理论根源,正是毛泽东当年指出的这样一个错误。跟着苏联跑的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纷纷被葬送,也莫不如此。 列宁早就说过:“这种理论上的混乱是决不能容忍的。我们要是在我们的军事活动,我们的国内战争这一基本问题上发生一点点这种理论上的混乱,那早就被人打垮了,打垮也活该。”(《列宁选集》第4卷第122页) 惨痛的历史经验充分证明,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无产阶级政党,如果违背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坚持错误,执意不改,就必然致命,必然葬送社会主义事业,葬送自己。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重温毛泽东对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有关批评,实可使我们“获得一个清醒的头脑”。 (二) 中国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毛泽东倾其晚年全力于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死而后已。 毛泽东说得对:“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圣人。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也还是没有什么‘先知先觉’。……开始我们也不懂得搞社会主义,以后在实践中逐步有了认识。认识了一些,也不能说认识够了。如果认识够了,那就没有事做了。”(第382页) 毛泽东在肯定这本教科书关于过渡时期经济的基本矛盾的提法之后,坦率承认:“我们在一九五六年八大第一次会议的决议中说,主要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提法不对。半年以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突出起来,我们很多同志就觉悟了,并且采取了正确的办法解决这个矛盾。”(第121页) 这种觉悟,集中显现于毛泽东的光辉著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们必会注意,毛泽东这个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正是总结了苏共二十大以后,特别是波、匈事件之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鲜经验,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特别是击退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进攻之后的新鲜经验,作了重要修改,于1957年6月19日才正式发表的。 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强调了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引导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并且懂得采取正确的方法处理这种矛盾。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划时代地第一次系统、明确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问题,特别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针对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说中国“‘谁战胜谁’的问题有利于社会主义地解决了,……在政治思想战线上也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批注曰:“当时我们自己也只是说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第295页)毛泽东还指出教科书有关段落“只说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中展开谁战胜谁的斗争,这是很不完全的。我们的提法是,在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战线上,都要进行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第121-122页)诸如此类的认识,显然都是从新的实际经验中获得的。 所以,毛泽东在读这本教科书时,把他的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论述方面,是自然而然的。毛泽东也正是借此进一步思考和阐发了这个根本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 从方法论而言,毛泽东批评这本教科书,没有运用对立统一的法则“这样一贯的、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事物。”(第423页) 他指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生产关系,但是要研究清楚生产关系,就必须一方面联系研究生产力,另一方面联系研究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第422页)就是说,“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难得分家。”(第170页)“没有哲学家头脑的作家,要写出好的经济学来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能够写出《资本论》,列宁能够写出《帝国主义论》,因为他们同时是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头脑,有辩证法这个武器。”(第803页) 总之,尽管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还很简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还不成熟,现在就要写出一本成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还受到社会实践的一定限制,但是方法必须对头。“我们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平衡和不平衡、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平衡和不平衡,作为纲,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问题。”(第422页) 而问题也就在于:“列宁死后,苏联的辩证法少了。是说少了,不是说没有。他们有时强调斗争不讲统一,有时强调统一不讲斗争。这两种片面性都是形而上学,都是缺少辩证法。他们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不承认矛盾的发展和转化,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还是矛盾,怕讲社会主义社会有阶级斗争。这本书的缺点就在这里。”(第742-743页)“这本书虽然有些地方也承认矛盾,但不过是附带地提起。说明问题不从分析矛盾出发,是这本书的一个特点,一个最大的缺点。当作一门科学,应当从分析矛盾出发,否则就不能成为科学。”(第712页)